查看原文
其他

校友动态 | 中国全国政协委员王召明:做生态要脚上带泥、身上带土、眼里有绿


约访王召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他并没有固定的办公室,总是忙碌在各地的科研基地和生态修复项目上,脚上总带着泥土。他总戏称自己是个“草民”,一个学了知识的牧民。


▲王召明与团队在大青山沟域采种


校友简介

王召明

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

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
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、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

内蒙古工商联执委会副主席

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第21班校友


作为全国政协委员,王召明的另一个身份是内蒙古蒙草生态集团董事长,在过去的数年中,他与团队秉承“尊重生态 师法自然”的理念、钻研推广使用“特色乡土植物”进行生态修复,并在干旱地区啃下许多生态修复的硬骨头而被外界所熟知。


▲蒙草种业中心外景


记者了解到,过去几年,王召明麾下的生态集团投入专项资金在科研生产基地、种业基地开辟出专门用于生态科普教育的空间,内蒙古和林格尔的草原植物博物园、大青山脚下的种业中心(百草园)等已经免费向社会和各学校开放。


▲生态研学团参观种质资源库


王召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:“做生态一定要脚上带泥、身上带土、眼里有绿,才能下笔有神。只有身处其中,多参与、多领悟,才能明白大自然是最好的生态修复老师,才能学会最合理的修复方案和生态系统。”


▲修复后的敕勒川草原上野蜂飞舞


“从城市到郊外,从郊外到野外,客观地讲,不是我们想种什么就能种什么,而是土地需要什么,我们才种什么。每一种植被都应该是土地的皮肤,而非衣服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,一方水土更应该养育一方植物。”在王召明的家乡内蒙古草原上,很多节水、抗旱、生命力顽强的植物,能在当地生存得非常好。


王召明说:“正是受草原生态的启发,我们把这些草原上、荒漠里、石缝中的适地乡土植物,应用到生态修复中,取得了成绩。”


他进一步解释:“自然规律也是最好的选择大师,一个地方能种什么、该种什么、最适宜种什么、什么时候种,大自然都给了我们答案,做生态修复就是要向自然学习。”


▲蒙草生态大数据平台系统界面


做生态修复,亦需与时俱进。“当下,从线下到线上的互联网化、智能化的热情已被整个社会‘点燃’,生态修复行业也需要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,智能、精准、远程管理山水林田湖草不同生态,开展创新性变革。”王召明说道。


▲蒙草生态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界面


“现在通过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当地的水、土、气、动物、微生物等等,然后计算出精准的、最适宜的修复方案,摆脱过去靠经验、种景观的模式。同时通过数据系统及物联网,随时随地监督、检查、管理每一个项目,实现动态项目的实时动态管理等,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,这都无形中提高了精准度和效率。”王召明如是表述自己对大数据的理解。


▲蒙草矿山生态大数据平台界面


“现在我们把生态大数据产品化,并做了极大丰富,如林草防火大数据、肉牛产业大数据、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、农业大数据、矿山大数据、野生动物管理大数据等,都是依托5G信息化、人工智能,基于用户需求和产品结构上的不断创新探索。”王召明说。


“此次疫情,让民众再次清醒意识到要尊重保护自然,学习理解大自然的生态系统,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。”王召明说,“作为生态修复行业,如何让大数据更精准、更高效地应用到生态保护及产业导航中,目前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。”


文章转自中新社,2020年5月21日

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

原题为“王召明:做生态要脚上带泥、身上带土、眼里有绿


 





联系方式





电话:

国大商学院EMBA

招生办公室:

+65 6516 8656   

+65 6516 8352  

+65 6601 7753

国大商学院

中国办公室:

+86 21-64264183

+86 21-64264180


邮件:embac@nus.edu.sg


地址:

商学院中文EMBA招生办公室

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办公室

NUS Business School, 15 Kent Ridge Drive, 

Singapore 119245


商学院中国办公室

天平路320弄12号欧爱喜中心(衡山坊内)

中国上海徐汇区,200030


网站:embac.nus.edu.sg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